感悟沂蒙D史汲取奋进力量
临沂素称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今年是中国共产D建Dxx周年,恰逢中央部署开展D史学习教育,我们更应该感悟沂蒙D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沂蒙D史是一部永听D话、永跟D走的忠诚史,新时代我们更要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沂蒙是全国D的活动开展比较早的地区之一,1927年4月成立了沂蒙第一个D组织——中共沂水支部。当时D组织的力量还不强大,但广大D员依然义无反顾干革命,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沂蒙早期D员刘晓浦、刘一梦叔侄是大地主“燕翼堂”的后代,所在家族是鲁南一带闻名的大户,有良田5800亩、山林千亩。1929年二人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后来,家人变卖13顷良田设法营救,但刘晓浦告诉家人,“我只有自首才能出狱,那是永远办不到的”。1931年4月叔侄二人在济南就义,刘晓浦28岁、刘一梦26岁。像这样的例子,在沂蒙大地上举不胜举。沂蒙D员如此,沂蒙群众也是如此。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区遭到国民D“还乡团”的反攻倒算,90%的村庄被洗劫,14万干部、群众被杀害,即便这样也没有动摇人民群众跟D走的决心意志。诞生在烽火沂蒙的歌曲《跟着共产D走》,歌词写道,“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这就是沂蒙人民“永远跟D干革命,砍下脑袋也不叛D”的真实写照。
忠诚是中国共产D人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要求。新时代最根本政治任务就是做到“两个维护”。工作中,要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认同,从内心深处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增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XJP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两个维护”的工作成效,把XJP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体现到谋划工作、制定政策、部署任务的具体实践中,落实到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实效上,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沂蒙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沂蒙D史是一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为民史,新时代我们更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沂蒙精神产生的背景是D爱民、军爱民,D首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然后才有了人民群众听D话跟D走、无私奉献,才有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样感天动地的革命事迹。在军事上,为了保护群众“甘以我血换民生”。1941年11月,八路军115师留田突围后,已经跳出了日寇“扫荡”的包围圈,但部队首长研究认为,不能置中心区老百姓于不顾,决定率军返回开展反“扫荡”斗争。在经济上,打土豪、分田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老百姓几千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47年到1949年,沂蒙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华东局号召“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挤出救济粮4500万公斤,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政治上,颁布《人权保障条例》,实行“豆选”,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1941年前后山东根据地有统计的71个县政府中,民选县长占94%、乡长占70%,真正让群众扬眉吐气、挺直腰杆做人。在文化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冬学、夜校、庄户学、识字班,前一小时教村民学认字,后一小时讲抗战的道理。通过这些,沂蒙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产D是人民的D、八路军是自己的队伍,更加坚定地和我们D站在一起。
全文共5739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803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