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意见金句汇编

“双减”政策意见金句汇编

教育整体

1.教育领域被浓重的焦虑裹挟,搅得各方苦不堪言。

2.基础教育不是生意,是国家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让资本肆意横行。

3.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

4.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

5.如果这种受极端功利的应试教育驱动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整个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内卷化的“剧场效应”和“囚徒困境”。

6.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7.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8.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情真意切,体现了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饱含着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怀。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今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30年中国的发展。

10.教育既是强国的根本大计,也牵扯着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利益。

11.教育的压力普遍前移,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遍存在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现象,既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加重家庭经济和精力负担。

12.教育是国家之基,民生之本;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育人成才,建功国家的重大国策。

13.教育上的沉疴积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解决也不可能轻而易举。

1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教育系统自1985年起,已发布过不少于五十次的“减负令”,减不下来足见其难度。

二、意义影响

1.“双减”工作既是保障教育国策顺利实施的指导方针,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更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有效举措。

2.“双减”就是回归规律的重要一步,只有从规律出发,义务教育才能回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轨道。

3.“双减”是全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4.“双减”体现了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决防止侵害人民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坚强决心。

5.唯有确保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全社会不再将教育成本视为影响生育或加重家庭负担的主要因素,才能激发降低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增长的作用。

6.《意见》从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5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意见,为“双减”工作指明了方向。

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的养育、教育成本,严重破坏教育生态,加剧教育“内卷”、破坏教育公平乃至于社会公平。

8.此前教育“减负”工作一直在推进,但之所以没有达到民众的预期,甚至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系统、综合治理力度不够。

9.《意见》传递了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坚强决心,是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

10.《意见》的印发实施,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福祉、回应百姓教育关切的生动体现。

11.落实“双减”任重道远,所有举措都是为了最终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回归本真,这也是我们教育人的“中国梦”

12.全面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13.要坚决贯彻落实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既要把“双减”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又要充分认识“双减”工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和价值所在,要通过落实“双减”任务,大力营造全省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4.教育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必须继续畅通这条途径。实现“双减”,就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

15.这是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

16.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着力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

17.“双减”意见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8.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

19.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

三、落实相关

1.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高位统筹,一抓到底。

2.建立了由教育部门牵头,发改、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市场监管、广电、妇联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持续推进“双减”工作。

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基础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专项整治。

4.制订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在中小学减负中的责任,提出了具体措施。

5.各市县积极探索多元化和分层次布置作业,建立管控制度,探索实施家庭作业申报、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和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等创新举措。

6.将减负列入师德考核内容,工作不达标的,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一票否决。

7.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减负工作提供新动力、新方案。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5540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46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