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财政管理办法
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收入管理秩序,强化乡镇(街道)财政职能,理顺市乡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增强乡镇(街道)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乡镇(街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相关财税政策,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zhongguo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zhongyang和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围绕“财权事权匹配、收支范围清晰、财力平衡兼顾、调动乡镇积极性”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乡镇(街道)快速发展的财税体制。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征收管理。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科学划分收入归属。
(二)促进科学发展。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考虑财权事权匹配原则,促进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三、管理办法
对乡镇(街道)实行“划分范围、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减支、自求平衡、结余留用、一定一年”的财政管理办法。
(一)划分范围
划分市级和乡镇(街道)收入范围,将金融、房地产、税务局重点税源分局管理的企业、纳入总部经济管理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国有企业划归市本级。将乡镇(街道)起主导作用的税种和辖区内划归市级以外的其他企业划为乡镇(街道)收入范围。以全市2020年纳税清册为底册,将全市所有纳税户分为市级和乡镇(街道)级,确定市级和各乡镇(街道)纳税户名单目录,并由税务局从中确定各乡镇(街道)重点税源管理企业名单。以后年度新增纳税户,由税务局、财税办和相关乡镇(街道)共同认定企业归属地。市级招商引进的企业由市级和企业落地乡镇(街道)5:5分成,乡镇(街道)自主招商引进落户在本辖区的企业,产生的税收划归乡镇(街道)。经济技术开发区、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各乡镇(街道)交叉范围内应划归乡镇(街道)的企业产生的税收,按园区与乡镇(街道)所起作用大小一企一议进行分成,特殊情况由市财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考虑。
(二)核定基数
1.按划归各乡镇(街道)范围内纳税户2020年收入完成数增长5%确定各乡镇(街道)本年度收入基数。烟叶税、建筑业和代开发票产生的税收不纳入乡镇(街道)基数。各乡镇(街道)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有交叉的企业产生的税收,按原核定分成比例确定2020年收入完成数,增长5%纳入所在乡镇(街道)2021年收入基数。
2.支出基数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支出基数由市级负责保障。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按部门预算安排标准,优先保障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补贴、离退休人员支出、村组干部工资和五保户供养等,保障基层正常运转,合理安排其他各类专项支出。运转经费平均每个乡镇(街道)每年240万元,其中:基数部分200万元,其余40万元以乡镇(街道)人口(占40%)、面积(占30%)、行政村数(占30%)等因素为权重核定,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乡镇(街道)运转经费。
专项经费按原保障办法执行,其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失地少地农民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秸杆禁烧、廊道绿化土地流转等经费暂由市级负担,其他各类专项经费由乡镇(街道)负担。
(三)超收分成
乡镇(街道)收入超出收入基数的部分实行分级分成,5个街道办事处,实行超收市乡2:8分成其他乡镇街道(镇除外)实行超收市乡1:9分成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按收入划分办法实行辖区内产生的税收(烟叶税、代开发票产生的税收、建筑行业产生的税收除外)扣除应划归相应的乡镇(街道)后,其余部分全奖,土地出让收益全奖的政策,温泉镇实行辖区内产生的税收(烟叶税、代开发票产生的税收、建筑行业产生的税收除外)、土地出让收益全奖的政策。
烟叶税完成收入目标奖励完成数的60%,未完成收入目标的不奖励。
代开发票产生的税收按代开人、代开项目所在地确定为乡镇(街道)收入,实行市乡5:5分成。
建筑行业产生的税收按项目所在地确定为乡镇(街道)收入,实行市乡7:3分成。
(四)短收减支
乡镇(街道)如未完成收入基数,按未完成额占收入基数的比例扣减运转经费基数部分。注:扣减额=(收入基数一收入完成数)/收入基数X200万元。
(五)自求平衡
全文共2862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32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