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普法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将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普法作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按照“准、全、实”的标准落实,逐步消减普法盲区内人群,注重普法活动向基层延展,向真正需要应急法律知识的快递小哥、农民兄弟等人群拓展,打造具有XX特色的大普法格局,增强了受众人群的安全意识,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制度体系,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准”字。
坚持把“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作为工作导向,完善制度体系,普法教育首先突出一个“准”字。一是制定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各级应急系统作为普法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普法工作职责,编制规范性文件汇编,以共性责任清单的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二是制定下发“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普法“施工图”如期完成。三是修订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明确X个执法任务科室的X类职权类别X项权责清单内容,公布行业监管责任科室的普法宣传细则,普法责任制得到了量化、细化、精准化,实现普法责任“包产到户”。四是开拓应急普法新路径,突出做好在重要文件宣贯、法治文化阵地、以案说法、重点人群法律普及的“四个重点”,工作重心从安全生产向应急管理、从制度向机制、从重要节点向常态化延展的“三个延展”,做到普法责任与主体责任结合、培训教育与普法教育结合、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的“三个结合”,打造了具有XX特色的“四三三”普法新路径,形成了普法工作的“大合唱”。
二、抓好五个关键,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全”字。
坚持以社会法治需求为导向,着力抓好“五个关键”,普法教育突出一个“全”字。一是抓好系统内普法这个关键,健全完善日常学法和培训制度,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计划,按时集中组织局党委和干部职工落实专题学习内容,实现思想提升换能力升值,素质提升换普法进步提速,依法执政能力得到提升。二是抓好社会普法这个关键,宣传报道《XXXX》后,阅读量达到“X万+”,切实提升了应急普法在社会公众中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赞扬快递小哥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应急普法活动中,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将应急普法知识带给成百上千的居民,构建“流动的应急普法网络”,使成千上万的居民掌握应急普法知识,形成了一种学法、尊法、传法具有XX特色的普法氛围。三是抓好在执法实践中开展普法这个关键,坚持依法行政与普法相结合,将普法渗透到执法检查、案件办理等全过程,营造出行政执法程序依法、排查风险隐患找法、处理违法情节用法、治理违法行为靠法的法治环境,明确排查一家普法一家、教育一家提升一家、治理一家警醒一片的工作要求,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据统计“执法监察”专项行动中,排查各类单位X万家次,约谈X家次。四是抓好以案释法这个关键,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制作了涵盖消防、住建、交通等X个领域X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要求全系统、各企业全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刻反思“事故教训在哪里”,深入查找“安全隐患在哪里”,认真检视“工作差距在哪里”,认真谋划“防范对策在哪里”的交流讨论活动,推动以案释法与法治实践相融合,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五是抓好媒体公益普法宣传这个关键,利用市普法办相关矩阵系统(XX学法网、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客户端)打造以平面媒体为基础,广电媒体为依托,微信、手机客户端为生力军的全媒体普法新平台。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报业集团、市广电台开展2021最美应急先锋宣传活动。在全市系统开展“践行训词精神,礼赞百年华诞”MV视频作品大赛。在XX法制报设置普法专刊,报道X余篇。建立“1+18”普法微信工作群,着力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普法网络,打造普法新矩阵。
全文共2578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724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