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党建工作经验材料:“党建+界别”履职开新局
近年来,XX市政协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建引领,通过加强学习、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等途径,积极探索“党建+界别”履职新模式,充分彰显了政协界别工作特色,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抓学习,凝聚界别思想政治共识。深入开展“集中学习月”活动。五届市政协以来,我们将“集中学习月”活动作为抓好界别学习的重要平台,每年选择若干主题,集中某一月份,通过召开界别党小组学习会、开展党员委员“微党课”、举办界别委员活动日、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先后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会四文”精神等内容,深入开展研讨交流。市政协党组及机关党组成员分别深入各界别,带头作党课报告,交流学习体会;党员委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提交发言材料,有效带动了全市415名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征集界别专题发言157篇,切实将委员的学习成效转化为各界别的思想共识。今年,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集中学习月”活动与“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结合起来,举办“学党史?筑同心”专题辅导报告会,引导各界别委员和界别群众,坚决维护核心,增进“四个认同”,自觉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别的履职行动。推进界别集中学习培训常态化。我们把抓好界别委员学习培训列为政协年度“十二项重点工作”之一,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期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学习党小组,认真履行对界别委员教育管理监督职责,形成了由临时党支部到学习党小组、由学习党小组到党员委员、由党员委员到党外委员的学习架构。近年来,已举办3期“政协理论与创新实践”主题培训班,特别是今年5月份在浙江大学,以界别党小组召集人为主体,开展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界别党小组履职能力水平。
二、建机制,完善界别党的组织体系。建立委员界别党小组活动机制。对照省政协“一入四建”做法,经过走访调研和征求市委组织部门意见,在界别中组建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把政协基层党组织建在界别上。制定《市政协委员界别党小组工作办法(试行)》,把全体党员委员统筹编入17个界别委员党小组,纳入机关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加强对委员界别党小组工作的领导,市政协党组定期听取界别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委员党小组每年至少开展2次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将党员委员参加活动情况纳入委员年度履职考核。近两年来,界别党小组围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文明创建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35次,以界别名义提交集体提案52件,编报社情民意信息86篇,市领导批示62件次,在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建立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机制,明确每名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3—4个界别,164名党员委员分别联系251名党外委员,通过走访、谈心谈话等形式,深入了解委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去年以来,党组成员深入开展走访委员、谈心谈话等活动34次,梳理并研究解决委员反映问题65件,进一步增强了委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通过结对联系,更好发挥党员委员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委员履职实现新提升。比如,2020年在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十二项重点工作”中,党员委员带头参加各类履职活动达500多人次,带动各界委员履职1400多人次,同比提升17%,委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显著提高。
全文共1991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444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