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某镇基本情况汇报
一、基本概况
XX镇位于XX县境中部,辖34个下移村委会,45条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万人。2016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4175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22万元,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5万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8万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48万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8798元,同比增长5%。
XX镇耕地40964亩(2730.93公顷),其中坡地35033亩(2335.33公顷),水田5931亩(395.4公顷),林地8150亩(543.33公顷)。地势平缓,土壤大部分为沙质,瘦瘠,保水保肥力差,分布在XX、XX、XX、XX、XX等五个村委会,面积35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甘蔗、水稻、香蕉、花生、番薯、木薯、果树、蔬菜、南药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小部分属玄武岩发育成的赤土,风化程度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丰富,主要分布在XX、XX、XX村委会,面积14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甘蔗、热带经济林、果树、香蕉、木薯、水稻等热带农作物。雷州青年运河西运河通过镇境,还有XX溪、安贡溪流过镇境,灌溉近1/3耕地。
二、丰富文化底蕴
(一)历史悠久
XX镇形成于公元1723年(清雍正年间),因其土质大部分为黑色,且境内大小池塘星罗棋布,故命名为乌泥塘。1949年XX属XX城月第四区;1959年成立小公社;1962年与城月合并为人民公社;1979年从城月公社分出,成立XX公社;1983年撤社建区;1987年撤区建立XX镇。
XX镇公元589年(隋开皇十八年)设县治,名为椹川县,县址设在XX镇所辖的椹川村,县治长达80余年。1945年,中国政府从法国人手中收回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据椹川之名,改椹为湛,释川为江,因而得名“湛江”。
(二)人文风情
XX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有不少知名人士。如(1)著名红土作家、诗人XX,XX镇XX村委会芳流墩村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歌、散文、长篇小说等著作40多部;(2)洪三川,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40万字《霞山村纪事》、长诗《丝路叠影》等;(3)XX,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霞山村纪事》和诗合集长诗《半岛丝情》等;(4)XX,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风流土》、《天堂河》、长诗《北部湾》、长诗《丝路梦回》、《红蓝处女地》、《罗村志》等;(5)XX的家族还有洪景平、洪春梅、洪文珠、洪波、洪文斌、洪山琳、洪柏、洪科、洪秀等10多人都是作家、诗人和文学人才;最近,花城出版社已隆重出版推出洪家四位诗人共四部关于“一带一路”的史书式重要著作抒情长诗,社会反映强烈:XX的长诗《大海洋》(4500行)、洪三川的长诗《丝路叠影》(4000行)、XX的长诗《半岛丝情》(6000行)、XX的长诗《丝路梦回》(4000行)共长达近2万行。这是我国为实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决策鼓与呼的重要系列作品。(6)XX,XX镇XX村委会迈机西村人,儒商、诗人,笔名XX,出版古典诗词4部,颇有影响。诗人XX母亲林雪平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母亲”XX的母亲XX荣获“广东省百名好母亲”称号。
三、重构基层组织
我镇村级组织重构试点工作自2015年11月开展以来,按规定程序推进,已全部完成重构试点工作。
全文共5123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3665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