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调查与研究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的区域经济。根据**省县域经济考核及监测评价办法,全省**个县(市)纳入县域经济范围,我市除**区外*个县(市)纳入县域经济范围。我市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比超六成,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总体现状
(一)县域占比重。2022年,*个县(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GDP总量***.**亿元,分别占全市**.*%、**.*%、**.*%,同比高出全省*.*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我市县域经济主要指标见附表*)。
(二)横比总量小。2022年,全省**个市中,我市县域GDP排名第*(后三名分别是**市、**市、**市),总量与全省居第一的**市差****.*亿元,与同样辖*个县的**市差***.**亿元,仅高于辖*个县的**市***.**亿元。全省县域**强县我市没有“一席之地”。GDP过百亿的有**、**、**、**等*个县(市),总量最大的**市***.**亿元,总量最小的**县**.*亿元。县均GDP为**.**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和**市。总体比,我市县域经济体量小、实力弱。
(三)纵比压力大。2022年,全市县域GDP同比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个县(市)中我市优秀仅占*个(**、**分别排名第**、**位)、一般*个(**),其他*个县均处于良好等次。今年一季度考核,**、**、**分别排名第**、**、**,为A等次,其中,**进*位,**退**位;**、**、**分别排名第**、**、**,为B等次;**排名第**,为C等次;**、**分别排名第**、**,为D等次。从一季度情况看,全年实现计划增速和进位目标压力较大。
二、突出问题
(一)“一县一业”虽确立,但产业整体质量还不高。调查发现,各县(市)虽按照“一县一业”要求确立主导产业,其中,工业类有**、**、***个县市,服务业类有**、***个县,三产融合类有**、**、**、***个县。但实际却是“一县多业”,每个县(市)均确立*个以上主导产业,如**县除将木瓜、黄姜等“打包”为农产品加工循环产业确立成主导产业外,还将生态康养旅游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各县由于产业分散,不聚焦,主导性不强,特色不鲜明。生态旅游产业统筹协同不够最突出,如**、**、**、**均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但县域间协同不足,内容重复。包装饮用水产业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最突出,如**、**、**近几年都在大力发展包装饮用水企业,产品相似度很高,包装各不相同,价格从几元到十几元各不相等,市场占有率均不高。在我市县域经济普遍产业链条短,而且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较少,如魔芋、核桃等富硒食品产业多是初加工企业。产业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引领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有限。在抓产业链工作方面,各县(市)反映我市确立的重点产业链显多,应确立几条确属重点的产业链市县协同抓好。
(二)“一县一园”虽实现,但园区产业集群未形成。*个县(市)中,有省级开发区*个(**、**、**、**)、工业集中区**个,虽然实现了“一县一区(园)”目标,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县域工业集中区“水、电、路、气、暖、讯”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少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和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如**、**、**、**、**、**、**等*个县(市)尚未通管道气,出现工业用气供应不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各县均靠政府项目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园区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园区投资管理公司未充分发挥作用。*县(市)虽然累计建成标准化工业厂房***万多㎡,但部分园区厂房利用率不高,“找房”与“空房”现象并存,如**县经开区标准化厂房紧缺,**县“飞地园区”标准化厂房空置多。园区企业退出机制不完善,一些“僵尸企业”占用园区资源。*个县(市)入园企业总数****户,虽然有规模工业企业***户,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但这些企业多是园区空间布局的集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同互补循环发展的产业集群。*个县(市)工业集中区虽然工业产值占全市**.*%,但目前产值过百亿园区仅*个,产值不足**亿元园区有*个,园区经济体量仍然小。
(三)全员招商虽常态,但链式协同招商不精准。近年来我市坚持全员招商,招商引资工作保持全省前列,2022年*个县(市)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但是,干群思想观念还不开放,“无中生有”谋划项目意识还不强,大项目好项目太少。从座谈走访中感觉到,干群思想观念普遍还不解放,一些县发展愿望强烈、发展目标远大,但是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不足,尚未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没能在充分融入国内和国际经济大格局中研究政策、借势发展。市级产业链招商前期工作不充分,招商推介项目储备不足。一些县镇反映,招商引资制度有待完善,市级对招商资源优化配置统筹不够,市上给各县(市)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后,各县(市)再向县级部门和各镇下达任务,层层分解任务带来的弊端日渐凸显,“层层剥笋”导致县域难以招大商、招好商,且各县之间存在竞争性内耗现象。一些本地企业反映,政府对待客商内外有别,优惠政策对外不对内影响本土企业发展积极性。
(四)环境优化有成效,但要素不足问题很突出。全市扎实创建全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个县(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万户,占全市总量**.*%。其中,“五上”企业达到****户(各县市“五上”企业培育情况见附表*)。但要素保障不足问题很突出,调研座谈中,政府单位和民营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无钱”。在政府层面,政府债务量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2022年全市*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占全市的**.*%;一般预算支出***亿元,占全市的**%;县域收入占全市三分之一,县域支出却占全市三分之二;全市收支比约为*:**,而县域收支比却为*:**,即全市是“收入一角钱,支出一元钱”,而县域却是“收入一角钱,支出两元钱”,县域收支矛盾比全市收支矛盾更为突出。如**县地方财政收入仅有*.**亿元,支出却达到**.*亿元(各县市财政收支情况见附表*)。各县(市)政府融资平台虽初步完成整合升级,但普遍融资能力弱,且面临还债压力。由于市县财政入不敷出,导致一些惠企政策无法兑现。如2022年全市涉及工业和商贸企业共***户****余万元资金仍未筹集到位。在金融业层面,各县(市)本地银行储蓄资金外流较多,如2022年,全市*个县(市)各项存款余额为****.*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分别占全市**.*%、**.*%,县域存贷比**.*%,全市存贷比**.*%,县域比全市低**个百分点(各县市银行金融存贷情况见附表*)。在产业层面,富硒产业是全市首位产业,但无配套支持的富硒产业发展基金。在企业层面,经济下行大环境下银行放贷更为谨慎,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是最大难题。农业园区(企业)既没有有效的资产作为抵押,也没有为其信贷融资的担保公司,部分农业园区(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二是“少人”。从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来看,近十年来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各县人口外流加速,青壮年劳动力和大学生等流失最为突出,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到**万人,加之移民搬迁工程大量农民出村迁镇进城,空心村现象加剧,本地园区企业和新社区工厂招工难逐步显现,人才引进困难不小。三是“缺地”。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我市可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占全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建设用地十分紧缺,已成为制约项目落地实施的瓶颈。县(市)政府领导反映,全市占补平衡指标不足,县域内无法调剂补充,用地问题倒挂严重,如**县建设用地指标*****亩,已用建设用地*****亩,倒挂高达****亩。
(五)绿水青山生态好,但资源优势转化慢。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境内有中小河流***多条,汉江流经***公里,属于限制开发的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又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但由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未建立,加之国家对我市专项生态补偿机制未实施,且我市在项目立项审批方面受到更为趋紧的政策限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仍显任重道远。如秦岭小水电整治中,全市拆除小型水电站**座,仅**县就拆除**座,产业转型亟待再次破题。
全文共8468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353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