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师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饱含深情、内涵丰富,为广大教师的职业追求指明了方向,为广大教师承担新时代育人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所谓“经师”,是指精通专业知识,成为学术典范;“人师”指的是教师要涵养德行,润己泽人。仅做“经师”,只是一个教书匠;只做“人师”,学生又学不到应学的专业技能。我们的教学,需要做到“经师”与“人师”的并重合一,互融共促、彼此耦合,才能真正承担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要想做新时代合格的教师,我们就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以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做好“经师”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要做一名“经师”,自己所知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经师”就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形势,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学生的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

就我们思政课教师而言,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不但需要思政课教师从学科背景对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全面的认知,从社会历史背景对知识点有深入的体会,还需要思政课教师兼顾好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教材与教学等几对矛盾关系,借助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厚实的教学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体现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然后才是思政课的本质——讲道理,打造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金课”,当好学生知识的解惑人,做好学生价值的塑造者,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以高尚师德傍身,成为“人师”

孔子曾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是率先垂范的教育意义;《后汉书》也讲“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强调在品行教育方面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可见,人师最有效也最难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培养什么人方面就是要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在怎样培养人这个方面关键就是要做好学生的人师,因而首先在政治上要自己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其次在情怀上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吸取养分、丰富思想;再次在律己上要做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一致,都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最后在人格上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礼记·学记》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做好人师,才能在教学互动中更好地让学生信其道受其教。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1841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2968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