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街道自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协调稳增长,建管并举优环境,改善民生增福祉,维护稳定促和谐,全力推动各项事业稳中向好。

一、2022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党的建设力促行稳致远。注重理论学习,强化政治引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活动日、周一集中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等。精心组织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在全区上下掀起了浓厚的学习热潮,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聚焦组织功能,夯实执政之基:一是建强基层基础。认真落实基层党建“三个清单”,持续抓好各支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的落实。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党费收缴、“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谋划“旗牌星”联动工程、“五旗四牌三星”创评,将创评工作作为统领基层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做好“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打造,将支部建在小区里,打通为人民服务最后一米。严格根据党员发展流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截止目前,已转正党员8名,接收预备党员2名。二是加强载体活动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组织活动,指导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抓“党员活动日”契机,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党建+”模式,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亮点新平台;积极打造精品社区,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先锋引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主题党员活动日为载体,开展“光荣在党50年”摸排、专题党课、红色教育、为民服务等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到所联系党支部讲党课,4个社区组织全体党员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在彭雪峰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聆听党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激发奋进力量。认真开展“暖民心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服务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排查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好登记造册,全程督促解决。三是统筹推进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推深做实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工程,深化社区“大党委”建设。巩固深化疫情防控网格化成果,将原有小区、散居点临时党支部转化为党员先锋队,就近就地发挥作用,落实网格化管理,优化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实现“多网融合”,在城市小区成立6个党支部。四是做实群团共建。围绕“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的工作目标,通过党群联动,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共青妇为联动的党群共建工作新格局。顺利召开街道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街道第一届妇女大会执委会成员15名,妇联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3名。坚持以党的最新思想引领广大妇女同胞积极奉献,贡献巾帼力量。认真做好毕业生团员转接工作,以主题团日活动为抓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广大团员积极参加抗疫工作,为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增添澎湃青春浪潮。

(二)抓疫情防控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全方位投身于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带领“三办四中心”工作人员及63名社区“两委”、小组长对小区实行网格化包保。1236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奔赴一线,全力以赴、尽锐出战,从严从紧从快配合落实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各项防控措施。街道上下运作有序、作战有力,形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建立便民检测点5个,截止目前,一共开展57轮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累计713612人次。二是持续加强社区防控工作。继续补充完善前期“敲门行动”信息台账,对辖区内省外人员再摸排、再劝导。7月10日以来,对在外返泗1016人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三天两检、安装门磁等措施,建立在外务工人员台账,将“非必要不返泗”宣传到每一个人,守好外防输入“第一关”。

(三)抓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通过“车辆、行人乱扔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和“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全民“争创、爱创”氛围,全面提升街道环境。二是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街道创建办和派出所联合行动,实施“文明交通出行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在路口和街头加强交通引导,切实减少了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占用机动车道等不良行为。三是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与公安、市场、教育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合力,对学校周边的小卖部、流动摊贩进行问题排查和专项整治,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四)抓乡村振兴厚植为民情怀。一是织密“排查网”,细致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街道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276户613人,脱贫人口中,享受低保的152户352人,享受特困救助的8人。2022年,共引导劳动力本地就业200余人,外省就业46人,开发10个光伏公益岗,为6户申报特色种养奖补贴12700元。2022年街道人均纯收入突破14333元,比2021年增加1800余元,实现人均收入稳步增长的目标。为切实防范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定期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开展综合大排查工作,坚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通过网格员、“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的集中排查。新增监测户8户21人,均已录入国办系统,并制定相应措施。二是注重“优结构”,发展产业做到带动多、稳增收。积极探索出路,发展“一村一品”,统筹调整种植业结构,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曹苗、东发社区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发挥于圩粮食主产区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引导大刘社区依托现有蔬菜大棚项目,继续扩建果蔬连栋温控大棚260亩,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出列村大刘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14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1.8%,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带动脱贫人口25人通过务工实现增收。三是架起“连心桥”,多方协调做到聚合力、送岗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加强同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总工会、残联等单位沟通联系,今年以来,共组织40余人次参加专场招聘会3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借助开发区工业园区平台,积极协调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介绍脱贫人口到园区企业就业。

(五)抓农业生产聚合发展势能。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为抓好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进行飞防作业近2万亩。发放技术明白纸5000余份,及时指导农户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1000余亩,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午、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现了秸秆全部离田和“零火点”。圆满完成农业补贴登记造册工作,确保补贴信息无误差,及时打卡发放到户。省农产品质量检测达310余份,完成任务60%以上。二是谋划涉农项目。*街道目前共摸排需建项目23个,(11条路、5座闸、5座桥、2条沟),估算资金共7605.1万元,其中重点项目8个,估算资金6840万元,8个项目分别为:东发社区项目1个(拖泥沟整改工程4500万元),大刘社区项目5个(2座桥3条路,估算资金1880万元),于圩社区项目2个(2条路估算资金46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已经上报发改委,并申报加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等待批复实施。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4544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2952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