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乡村振兴专题工作报告(4515字)
近年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团结带领全镇党员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抓好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县委“三三三五”发展战略和镇党委“12345”贯彻举措,强党建、抓产业、优环境、重融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紧紧围绕“融”字,着力将xx打造为“融合发展出彩之地”,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
一、做实“产业”文章,增强乡村振兴推动力
依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两大抓手,奋力将现代农业、健康产业和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21年,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xx村实现从2016年xx万到2021年xx万的跨越式增长。念好“农字经”,规模化打造现代农业。立足xx传统农业资源禀赋,高标准规划建设xx(xx)xx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xx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积极协助企业推进土地集约、设施建设等工作,助力企业早日投产见效。擦亮打响“五子登科”金字招牌,辐射带动xx超强蔬菜种植基地、芳心仰韶无花果种植基地、客家农夫鲜果采摘园、xx荷花基地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带动农田增产、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奏响“长寿曲”,优质化打造健康产业。围绕创建蜂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珍稀食用药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大力支持“五福之乡”“千年灵芝合作社”等企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充分发挥东台铁地区山高林密、土壤富硒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甜蜜经济”和“林下经济”,推动形成连片发展、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产业格局。目前,全镇已发展紫灵芝、姬松茸、香菇等食用菌培育410余亩,养殖华南中蜂xx万余箱,年产蜂蜜240余吨。擦亮“红色牌”,品牌化打造文旅产业。持续放大xx首批“xx十大美丽乡村”和xx“红色村”省级党建工程示范点建设成效,推动“游寿乡xx·看苏区振兴”线路成功入选全市10条红色教育线路之一,不断为发展红色旅游增添新内涵、注入新活力。有机串联红色研学、田园观光、蔬果采摘、民宿体验、美食品尝等丰富形式,积极推进“红色研学精品游、休闲观光乡村游、生态康养度假游”3条特色精品游线建设,奋力开启“全域旅游+全季旅游”新业态,努力实现“四处皆美景,四季有游客”。
二、做优“环境”文章,注入乡村振兴持久力
高起点优化“三生”布局,以“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激发广大群众“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实现环境改善与生态、生活、生产同步提升。污染防治绘就生态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党建红”与“环境绿”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禽畜养殖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固废危废综合治理等,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和生态环境优势。环境整治呈现人居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工作成果,今年以来,通过实施项目、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等方式累计出动1000余人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约500吨。在建成42座标准化公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村级保洁员兼职、公厕周边群众协管的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实施美丽圩镇建设“369”行动计划,用心用情修缮提升钟化雨故居及周边村庄风貌,全新打造侨情园岁月馆、五子登科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美丽乡村“打卡点”,倾力打造镇级“全域美”建设示范标杆,在发展中塑造城乡融合新形态。补齐短板彰显发展美。聚焦群众所需、企业所盼,加快补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电网、农村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近5年来累计投入约xx亿资金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共投入约2000万资金,完成道路修建约6000m、清理修缮排灌圳约2500m。
三、做好“治理”文章,激发乡村振兴凝聚力
紧抓xx高质量融合发展契机,切实履行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职责,扎实推进民生“有”迈向民生“优”,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推进xx、芳心乡村治理体系国家试点工作,加快构建“一核三元、四权同步、多层共治”乡村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持续推进xx省级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点和“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聚焦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创新运行“小单元作战、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提升民生保障精准化水平。扎实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因户施策对8户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打造增收支点,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稳定脱贫。严格落实动态管理,认真做好低保核查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保、不错保,实现规范化、精准化救助。截至目前,全镇(含xx)共有低保户253户430人,今年共发放低保金114万元,特困供养金xx万元,为14户17人次重病人员及临时困难家庭提供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提升文化服务精益化水平。坚持以“文化为民、文化益民、文化惠民”为目标,科学制定我镇9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年建设达标提升计划,精心打造xx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加快补齐xx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益化。以xx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成功举办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2021年,xx镇获评市“十佳乡风文明镇”,xx村获评市“百佳乡风文明村”。
四、做细“监督”文章,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力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牢记执政之初,打造忠诚政府。进一步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引领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时事事处处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看齐,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三个决不允许”。担当施政之责,打造高效政府。按照“一队多能、一岗多能、一人多能”要求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乡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农业、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自2022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36人次,行政检查260家次,自然资源巡查139次,行政执法2宗。筑牢廉政之基,打造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关键岗位和专项经费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树立廉洁自律“风向标”,把牢洁身自好第一关,一体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担当作为正能量,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县区融合、城乡融合和农旅融合,奋力开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在谋划建设xx区对接融入xx区振兴发展先行区(xx片区)上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
全文共4653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269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