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在与生产经营融合中彰显价值

国企党建在与生产经营融合中彰显价值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深化国企改革发展主要任务。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尽管认为党建很重要,总觉得不如抓业务具体;有的片面强调企业经济属性,认为党建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将其视为“成本”;有的把党建优势当成负担,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和资源;有的没有把党建与生产经营很好融合,“两张皮”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凡此种种,均需要立足国企实际、回归企业管理本质上进行认识和实践。

一、对国企党建价值创造的再认识

(一)党建是企业特有的优势,而不是负担。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企的独特优势。比如,党组织和党员是用我党最新理论武装起来的,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党建工作进公司章程,党组织在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得到巩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董事会、经理层成员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机制得到健全;各级骨干基本都是党组织的一员,群团组织也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且与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党组织有健全的工作和监督体系,来保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所在。国企应该充分发挥独有的、难以复制的、其他所有制企业无法比拟的党建优势,并积极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科学发展优势。

(二)党建不仅具有政治功能,还有管理功能。

国企的政治属性,国企党建的政治功能,已有诸多论述。单就国企管理实践而言,除了贯穿业务条线的管理架构外,还有一个覆盖企业的组织即--党组织。但凡组织就天然具有管理属性。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党建,党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就是企业领导力管理,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就是企业决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就是价值观管理,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是企业内控管理,等等。如果说,业务条线管理是刚性、显性的,那么党组织管理就是柔性、隐性的。这应该是中国特色国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党建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不是成本。

党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对象也具有一致性,面对的都是企业最核心要素--人。党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是调节组织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发挥强根铸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果一定要把党建列入企业财务报表,那么党组织应是企业的“资产”,不是所谓的“成本”,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越紧密,组织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就越正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织领导力越强、党建作用发挥越充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高,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就越高。

二、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根本目标是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建只有锁定这一目标,在“四个融入”上下功夫,才能将党建优势和资源有效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3397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2308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