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不断推动我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按照会议安排,现研讨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四个“与共”,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专门提到,深刻阐述了各民族之间紧密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仅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让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长久不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担在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做好民族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一、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就要坚持显功和潜功同步推进
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近年来,甩掉贫困县的帽子,带领广大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攻坚奔小康。积极倡导肉牛肉羊“23456”和“1015”养殖模式,让广大农牧民发起了“羊财”,过上了“牛”日子。但是,物质的丰盈代替不了思想的饱满,我们还要让广大群众明白,能够过上好日子,是与党的政策,与和谐安定的环境,与各族群众之间水乳交融的联系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既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还要广大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切实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认识,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广大群众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全文共2294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2225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