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全面提升党委(支部)决策能力水平
同志们:根据XX工作部署,今天,我们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的形式组织开展一次民主集中制专题教育。由我组织学习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义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就当前民主集中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
党章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一规定,是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科学内涵的精辟概括,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民主集中制本质的深刻揭示,贯彻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划清了民主集中制与个人或少数人专断、极端民主化的界限。对此,可从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1、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是指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这里强调的集中,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不是离开民主搞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也就是说,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对集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党的领导机关是由党员选举出来的;党的决议是由群众中集中起来、并由党员的代表们决定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力是由广大党员授予的;党内的秩序,是按照“四个服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与集中之间的这种关系,揭示了民主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
2、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是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意愿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这里强调的民主,不是没有领导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更不是党内的无政府状态。也就是说,在民主集中制中,集中对民主具有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党的一切会议是由领导机关召集的;一切会议的进行是有领导的;一切决议和法规的制定是经过充分准备和仔细考虑的;一切选举是有审慎考虑过的候选名单的;全党是有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统一的党章和纪律的,并有一切党员都要服从的统一的领导机关的。集中与民主之间的这种关系,揭示了集中的指导性、引导性作用。没有正确的集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3、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种结合是辩证的统一,主要体现在:(1)民主和集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既不能离开民主讲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讲民主。(2)民主与集中在民主集中制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形势任务和现实需要,特别是针对在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时强调集中多一些,有时强调民主多一些,这都是正常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3)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党的意志、智慧和力量,确保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四个服从”原则。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既是党的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2、选举原则。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选举是党内民主最直接的体现和基本实现形式。我们坚持选举原则,对于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反映广大党员的意愿,增强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党的领导机关原则。即: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是党内民主制度化的重要规范,这项规定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的重要作用。
4、处理上下级组织间工作关系原则。即: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贯彻好这一原则,有利于密切上下级组织之间、党组织同党员群众之间的关系,保证党的工作的协调、顺畅、有序,保证正确决策和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5、党委的领导原则。即: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一规定有利于从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上防止个人专断,有利于保证领导机关内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6、禁止个人崇拜原则。即: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以上六条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的丰富经验的结晶。它既体现了党内民主,又体现了党内集中,是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的统一,是我们每个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二、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对于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就使民主集中制成为我们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国的各类法规制度的制定,都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我们的党,不是许多党员简单的数日字的总和,而是由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有机体,是党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的结合体,是党的首脑(中央)、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按照一定规律结合起来的统一体,“这种规律,就是党内的民主的集中制”。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和监督制度,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的。
(二)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历史经验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在党的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就可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人们解除思想禁锢,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乎党心民心,符合客观实际,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面对编制体制改革和边境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在现役体制下,我们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改革转隶以后,调整为“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这种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党组性质党委”作出的制度设计,根本前提是党委集体领导,核心是团结协作,目的是确保班子成员在党委集体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强化党员干部的忠诚意识,增强坚持和贯彻党对移民管理事业绝对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对队伍党组织设置、领导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等,都是新形势下贯彻民主集中制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各级党组织要从保持队伍性质、宗旨和本色,有效履行新时代新阶段移民管理事业历史使命的高度,认真研究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推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
全文共7495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175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