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谱新篇+勇争首位再出发 

改革开放谱新篇勇争首位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国家的风貌,南京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40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契合时代特征、体现南京特点、彰显城市特性的改革开放之路。

不循于俗的“南京基因”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求新求变是根植于南京血脉深处的城市气质,也是推动南京发展的内在动因。南京是思想解放的发轫之地。这座城市骨子里展现着思想开明的特质,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生成了思想解放的土壤,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的求是精神成为历代南京有识之士的思想追求。900多年前,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与南京结下了深厚缘分,在这里居住过20多个年头;180多年前,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在南京第一个“睁眼看世界”;4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南京诞生……在历史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打破思想禁锢的声音从这里发出。南京是科技创新的策源之地。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美誉,崇文重教的风气滋养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城市品格。从六朝时期祖冲之精算圆周率领先世界1000多年,到民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现代科学研究机构;从新中国成立后诞生国内首台全自动车床,到改革开放后创造国内首台电子显微镜、亚洲首台大型光谱仪……这些载入史册的创新成果,体现了南京人不畏失败、不惧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矢志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南京是先行先试的探索之地。金陵制造局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总统府见证了民主共和的肇始,它们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写在了南京历史上。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经济体制综合改革、金融改革、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先行试点,为全省乃至全国积极探路。苏宁集团首开国内家电产品专业化经营先河,武家嘴村勇于探索成为“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江宁开发区从一个县办自费开发区成长为国家级开发区……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诠释了南京人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精神传承。南京是海纳百川的开放之地。濒江近海的区位优势、开放交融的文明理念、包容仁和的城市个性,使南京早早迈出了对外开放第一步。1800多年前孙权从这里遣使出访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前郑和从这里起航七下西洋,100多年前这里举办了中国史上首次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这些历史基因,塑造了眼界宽广、胸襟博大、敢于闯荡的精神风貌,推动南京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天翻地覆的“南京变化”

毛泽东主席在南京解放时曾挥毫写下“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丽诗句,激励着南京改革前进的步伐。40年来,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各个方面全面展开,成为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南京用约占全国0.07%的土地、0.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2%的税收、1.5%的外贸出口,吸引了2.8%的外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6年成为全国第11个GDP过万亿的城市,2017年GDP达到11715亿元。2018年1—9月继续保持8%的较高增速,位居江苏省第1位。《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显示,南京经济竞争力在全球1007个城市中排名第45位,在293个中国城市中位列前10强。

40年来,南京聚力创新、矢志转型,发展质效越来越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先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等重大举措,成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2017年以来,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顶层设计上,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在具体路径上,聚焦自身优势资源和全球创新资源“两个空间”,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抓牢政策激励和务实推进“两个关键”,制定出台“市委2018年1号文件+45个配套细则”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等“十项工程”,力争到2020年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到2025年成为全球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在创新成效上,2018年前三季度,新增科创企业2万家,增长23%,涌现出11家独角兽企业、87家瞪羚企业以及一批培育关注企业,2732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新增境内上市企业6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0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2%,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均增长40%以上,PCT专利申请量增长135%。建有新型研发机构188家,其中1/3有国际化团队参与,孵化科创型企业711家。3名诺贝尔奖得主、52名国内外院士,剑桥大学、清华大学、魏兹曼研究院等高端资源要素竞相汇聚南京。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0.7万人,同比增长66%。南京位居中国创新城市TOP10第5位、全球科研城市50强第12位,科技创新驱动力在长三角26个城市中位居第2位。在产业转型上,注重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统筹考虑南京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明确“4+4+1”主导产业体系,即“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新金融等一批未来产业”。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86亿元,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2%,占全市GDP比重达45.8%,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四大先进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0亿元,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产值增幅均超过20%。物联网、信息通讯设备、智能电网等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40年来,南京精雕细琢、建管并重,城市品质越来越优。从20世纪90年代抢抓“三城会”“十运会”举办机遇推进城市建设,到展开“一城三区”“一疏散、三集中”等城市布局,到承办亚青会、青奥会等重大活动,再到江北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南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扎实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持续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速建设国家级江北新区、河西新城,统筹推进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建设和城市精细化建管十项行动,以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为代表的老城更新步伐明显加快,城建投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042亿元,增长了上千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76.24%提高到82.29%。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南京南站、禄口机场二期等重要枢纽工程建成使用,形成四桥两隧三条地铁共9条通道过江,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对外交通线网总里程达12577公里,地铁总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四,实现区区通轨道交通,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首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前不久,南京“米”字形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准,铁路枢纽辐射中心功能进一步强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高标准建设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园,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农业综合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省第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三。突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重点,做好农村改造、道路绿化两篇文章,打好农村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三场硬仗,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区2000多平方公里,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494个。

40年来,南京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古都颜值越来越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经历了环境质量相对恶化期、环境问题集中涌现期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提速期等阶段。先后实施了“绿色南京”“环保优先”等系列举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大力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以最严格的标准抓长江生态保护,认真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明确抓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就是抓全市域生态保护;看南京生态建设成效,首先看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成效。突出“四个坚决”:坚决抓环保,重点治理入江水质达标、危化品码头整治和沿江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认领一条劣V类入江支流治理任务,目前7个主要入江支流控制断面中,5个已消除劣V类;坚决去产能,有序实施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重化工业企业转移调整,2018年已关停化工企业26家,整治铸造企业40家;坚决调结构,制定20家重点用煤企业减煤方案,推进实施13个重点减煤项目,2017年万元GDP能耗、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较2012年下降24.3%和9.58%,2018年1—10月,全市煤炭消费总量2545万吨,同比下降4.4%;坚决严管理,出台全国首部长江岸线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推动长江南京段管理标准提升和管理责任落实。以最有力的举措抓污染综合治理,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市委书记与区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重点攻坚系统治理、执法监管等“六场硬仗”,挂牌督办生活垃圾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等“十大项目”。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较2013年下降47.2%、提高17%。2018年1—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4%,完成196家企业VOCs治理,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40年来,南京开拓进取、敢闯敢试,改革红利越来越多。从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到21世纪初推动国有企业“三联动”改革,南京把体制创新作为重要突破口,不断释放制度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压茬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承接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20多项,研究出台改革方案400余个。取消全部7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成为全国继天津之后第二个没有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2330”改革目标,诞生全国首份“不见面”营业执照,真正实现“一次不跑、事情办好”,相关经验被中办、国办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减少30%,审批实效整体提速50%以上。文化金融服务“南京模式”入选2016年全国改革十大案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入选全国基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社区减负、街居体制改革等入选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40年来,南京面向世界、包容并蓄,开放层次越来越高。坚持全面开放、全城开放、全方位开放,全市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提升南京国际化水平。布局打造空港、江海港、高铁港三大枢纽经济区,成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两个位居全国十强,国家级江北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建设中阿(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与78个国外城市建立合作友好关系。世界500强企业在宁落户的有103家,在宁工作学习生活的外国人达3万多人。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36.7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611.87亿美元,分别是1986年的367倍、6119倍。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18》报告显示,南京国际化水平在全国26个城市中位居第3。

40年来,南京涵养古韵、塑造新风,人文魅力越来越大。注重用历史文化传承城市文脉。以明代四重城郭、三条历史轴线为框架,划定11片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领衔推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创成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村)。中国科举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文博场馆建成开放。注重用红色文化滋养城市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指示,成立雨花台干部学院、雨花英烈精神传播研究中心,建设雨花台全国红色文艺创作基地,推动“雨花英烈精神”成为南京人建设新南京的精神动力。注重用公共文化培育城市文明。持续开展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世界青年论坛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金陵图书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文化惠民“百千万行动计划”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位居全省第三,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市、首批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注重用先进文化塑造城市品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平民英雄周光裕、时代楷模王泽山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南京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五。

40年来,南京以人为本、发展为民,幸福之路越来越宽。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市坚持在统筹协调中改善民生,在持续发展中落实民利,民生福祉向高质量、普惠性加速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嘱托,紧紧围绕“八个更”兜住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连续9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聚焦富民方面,大力拓展增收渠道,着力增加居民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0年增长11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4年增长47倍,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9000元的低收入农户累计脱贫率达84.6%,132个村级稳定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实现脱贫摘帽。民生事业方面,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城乡低保和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城同标。进一步优化市属高中布局,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前一年基本免费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小学“弹性离校”的做法获教育部肯定。全国首创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被民政部推广,成为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优秀城市、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创新网格化治理机制,成立全国首家网格学院,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深化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四解四促”和大走访等活动,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017年被评为全国最有安全感的十大城市第四位,2018年位居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前列。

40年来,南京举旗铸魂、从严治党,党的建设越来越强。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探索党的建设新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推动“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根植于灵魂深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扛起巡视整改重大政治责任。把政治巡视作为“四个意识”牢不牢的“试金石”,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任务,高质量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专项小组,制定明确10个方面44项188条具体举措。截至目前,巡视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9条中央“点名道姓”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新出台制度76项,巡视移交交办件已办结253件,立案100人,挽回经济损失3544万元。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工作上全面彻底消除“杨、季”恶劣影响,坚决做到“六讲六杜绝”“六个坚决消除”。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南京落地落实。严格执行地方党委和党组工作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实施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1+3”系列文件,大力整顿提升软弱后进党组织,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旗帜鲜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九个坚持”“四个必须”要求,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全市党建工作要点,组建成立市委网信办,健全完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项使命任务”。推动正风肃纪反腐败斗争走向深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两个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重点整治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等问题,用好“四种形态”,市区巡察实现全覆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弥足珍贵的“南京经验”

南京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和巨大变化,积累了如下深刻启示: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11983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146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