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写材料用典: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例文】“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正因为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克服资源短缺、外部封锁等困难,紧盯科技前沿,开展技术攻关,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变为现实。(甘肃日报《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汜论训》,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释义】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赏析】刘安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国古人致力于改革的宣言,深刻阐释了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是历史常态的道理,只要坚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推进,也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够达到所谓有利于民、有利于事业的目的。思想家荀子在《天论》中讲,“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常”就是客观规律。如能顺应规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其结果必然吉祥。我国改革开放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回顾改革开放历史,就要从改革开放40年丰富多彩的实践素材中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大会讲话、党课报告等,侧重于强调改革开放新,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改革创新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大势,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开新局。写材料用典: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全文共766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82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