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xx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法治xx建设基础,根据中 共ZY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要求,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强全社会法治宜传教育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xx省法治宣传教育月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青少年网上学法用法等活动。持续开展“宪法十进”活动,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弘扬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

2.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把-法治思想作为DW(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省重点理论报刊设立专栏,持续做好-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深入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大社会广泛关注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精选典型案例,注重以案释法,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创新信访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维权。

3.落实普法责任制。把法治宜传教育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制定实施我省”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和评价通报五项工作制度。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健全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典型案例库。推进法治行为实践养成试点工作。

4,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推动落实DW(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建设实践。推进学生”法育工程”,强化课程监测,提高法治课程建设质量。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推动企业合规建设,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SF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开展实时普法。强化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和法治文艺宜传队伍建设,培育法治宜传优秀团队和品牌。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普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法治宣传队伍。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引导各级各类媒体普遍设立普法栏目。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画廊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2年年底,全省每个村(社区)至少建设1处法治文化阵地。开展法治公益广告、法治小说、法治剧本、法治微电影、法治漫画、法治故事等征集、评选、展示活动。实施”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每年扶持创作100部不同艺术门类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组织法治电影下乡村、法律图书赠基层、法治文艺演出下基层等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二、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6.加快推进社会领域地方立法。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建设、教育、劳动就业、社会救助、食品药品、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管理、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地方立法。

7.加强社会规范建设。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做好优秀社会规范的挖掘、记录、收集、整理和推广工作。加强对社会规范制订和实施情况的审查监督,制订自律性社会规范示范文本。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从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提高规则意识,培养守法习惯。

8.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加强诚信建设相衔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规制度。强化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推进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工作。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落实信用权益保护制度,切实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加强政务诚信和营商环境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大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力度,形成激浊扬清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权利保护

9.畅通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渠道。加强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平台建设,健全公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法规规章草案采取社会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完善听取意见反馈机制。DW、政府重要政策性文件审议出台前征询法律顾问意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法律顾问列席DW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10.强化行政执法中当事人的权益保障。强化边界思维和程序正义,规范行政执法活动,依法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及申请救济的权利。扩大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和移动执法APP应用范围。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更多行政执法领域。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完善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政策,激励和保护科技创新。改进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和解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的运用。强化执法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

11.加强公民合法权益SF保护。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强化执行财产网络查控,开展执行案件专项清理。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推行全流程网上办案。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认真开展案件纠错工作。加强对诉讼活动以及非诉执行案件的监督。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您暂时无权查看此隐藏内容!
内容查看本文隐藏内容查看价格为69元,VIP免费,请先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69
VIP免费

全文共4329个字。

素材均收集于网络和原作者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文中的观点、描述,请仔细甄别,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不拥有版权,禁止一切商用行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周内将删除处理!原文链接:https://www.badoucaigw.com/344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